高合汽车为何遭遇困境?
新年刚过,上班第一天,高合宣布停产6个月,一时成为新年后新能源汽车界最大的瓜。于是,自媒体界一片哗然,将高合唱衰致死。跟威马似的,其实,这两家车企,都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,有了量产车,且已在市场上开始了较量。远不致于UP主们吵吵的那么差。
我想说,很多车企是被众人骂死的,舆论的影响,让车主,消费者都彻底凉了心,影响了销售市场。
其实,高合、威马们远没有那么差,只是企业没有重视公众舆情的管理。
哪个企业的屁股都不干净,重要的是不要让人看见,影响形象。
没了形象, 产品还怎么卖?
面子很重要,后果很严重。
高合的产品,在新能源队伍里是做地最高端的,最炫酷的。
拉风的车门,备受用户好评的17个扬声器的Meridian音响、副驾19.9英寸娱乐大屏、奇华顿定制智能香氛系统、座舱内发光面板、HEPA生化级过滤装置、驾驶员体征监测系统在内的6项豪华配置,堪称 “科技豪华”的天花板。
产品不可谓不好,但为什么步履维艰?叫好不叫座呢?
没有品牌支撑不起高价定位
真实的说,高合的产品做的不错,与蔚来,理想,小鹏比一点不差。高合车的外观,酷炫,新潮与FF91很相似,介于轿车与跑车之间的造型,表明高合人是一群追求极致潮流美学的时代汽车人,绝不是平庸之辈。
造型设计是汽车的第一张脸,外观很重要,在这一点上,高合超过所有新能源车。当然,有人说它抄了贾跃亭的作业,这个我不知道,但一眼看去,确实有模仿的痕迹。其实,车的外观都差不多,很少有完全不一样的,如特斯拉的赛博皮卡,完全是方形魔合的感觉,那是全新的,一般的车都差不多。
高合的现车我实地走访过。外观造型,智能配置,主动安全,智能大屏,酷炫设计,拉风屏显都做足了功夫,可以说,深入年轻时尚人群法眼。
但我一坐入其中,发现其座位设计的非常狭窄,且,后排座位还是分开独立的,不是一个大尺寸车所应有的空间。
豪华时尚要与实用实际相配合,不然,就是叫好不叫做。
高合要价60-80万元,超出了所有新能源的定价。这个价位显然是高举高打,挑战用户对高端车的认知。
按理说,这样的定位不是不可行,重要的是要有其品牌形象来进行有力支撑,没有品牌,没有形象,突然来一个近百万的定价,用户是没有信任感的,是要观察的。
一个没有任何品牌认知的新产品,且是新能源,纵然是产品做的再好, 也支撑不起这么高的定价。
没有品牌支撑不起这么高的定价。
高合与特斯拉model x不同。特斯拉是新能源电车的开拓者,马斯克有全球性的影响力,这种影响力让特斯拉在亿万受众中,激起了无限的期待。
这就是品牌,这就是影响力,这就是营销。虽然,马斯克错误的说他不做广告,看不起营销,只专心做好产品。只是因为,他是个开创性的人,做的产品都是颠覆性的,人所未有的。每个举动,每一个产品都具有强大的社会传播性,新闻性,话题性。因此,他就不需要做广告了。品牌告知性的工作,社会已经帮他做完了,包括品牌的故事,都有社会帮他不断书写。
因而,model x能横空出世就定价百万,还能倾销一空,玩的就是高端精英有钱一族。这是企业家与品牌自带传播性的属性所致,并非不需要传播。
高合不是。高合在出产品之前,无任何声响,也无人知道高合是谁。也就是说,高合连一点品牌形象都没有,就是上场卖车,这是赤祼上阵啊,有几个人能认?
高定位一定要有强品牌认知,且,这个认知是和高合的定位认知配称相融合才可以动销。
丁磊不出镜,不说话,高合产品也默默无闻,静悄悄的出街,可不是要静悄悄的回家不是!
车虽是耐销品的特质,实际上的是快消费样态,是快销品的本质,没有品牌引领,形不成量级,必然举步维艰。
炫酷拉风也要实用实际
高合的底盘、机械素养、智能化配置等等,都非常优秀,特别是“NT展翼门”与“PML可编程智能大灯”,都是全车的亮点。
高合HiPhi X以“可进化”性的全球首创车辆智能应用图形化开发工具——HiPhi Play,车主能够自由调动车内硬件,进行功能的重新组合,创造出与众不同的“场景卡”,这种“千人千乘”的用车体验在国外品牌百万级豪车上也难得一见。包括17个扬声器的Meridian音响、副驾19.9英寸娱乐大屏、奇华顿定制智能香氛系统、座舱内发光面板、HEPA生化级过滤装置、驾驶员体征监测系统在内的6项豪华配置将“科技豪华”推到了天花板级别。
在智能驾驶上,高合与蔚小理、AITO问界相较,却不具备高速和城区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。只有一些基础功能,如AEB、ACC等,而高速领航、城区智驾等处于缺席状态。说不过去的是,连25万元的星纪元ES,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驾驶,更何况售价高达 80万元的高合呢!
炫酷的“展翼门”设计是高合的卖点,但不能只是一个漂亮的噱头吧。
高合车产品足够拉风,定价够高。 但在产品的实用上,这显然不够。 重要一点,就是上面说的空间。
中国人用车太看重空间了,没有适合的空间,智能应用拉风的设置再多,也只能迎来部分小众人群,大量的主力购车人群只能避而远之。
看看,在炫酷拉风方面,高合是做到了极致,与此同时,却丢掉了实用实际。即,你是什么车,是卖给谁,是什么场景下使用的车,这方面的表现与诉求,高合是缺失的。
在产品战略上,高合以高打低,试图有出手即爆棚的品牌效果,然后再行推动中低量产车。其战略思路应该没错,但实施起来,爆棚的效果没来,新产品也未及时跟得上,再加上30万元级别的车扎堆上市,高合那有机会获得爆销。
比如,在Hiphi Y问世同期,全新蔚来ES6、新版小鹏G9、极氪001等一堆30万起售的车型也先后被推出,把Hiphi Y销量打到消声。
新能汽车的崛起说明,汽车早已不是炫酷的玩具,更多的是工作伙伴与性情伴侣。油车时代的BBA都被新能源车打的找不到北,保时捷2023年的成绩单陷入低迷,保时捷也卖不动了。
与保时捷相比,新能源电车就是新生代,在这个时代,还开着油车的豪车,显得车主不仅仅是老了,还是落后的标签。人家比亚迪仰望U8价格超过百万,月交付1593辆销量一举跻身全球百万级豪车前列,直接刺入保时捷的腹地。
你不服不行,这是年轻的力量。
与此同时,蔚来理想等电动车老将们也开始持续上探,蔚来去年年底亮相的ET9预售价格达到80万元。但这个价位的产品不是正路,舒服一下可以,这只是小众市场,不能当饭吃,蔚来千万不要走偏了,如果那样,那会让蔚来找不到未来。只有理想明白,摸透中产阶级家庭的用车需求,才是王道。
因此,我想说,高合在80万元以上的市场还可以用酷炫的设计做卖点,在30万-40万元市场就需要更务实了。当小鹏G9、蔚来ES6凭借智驾、换电服务打出差异化的时候,Hiphi Y就有点虚,不务实。
汽车是制造业,而制造业的本质是要做大规模。
高合以炫酷高端做起,没有及时的上量实用实际车型。
困境不迎自来。
定位偏差导致用户观望无着
高合在产品设计、概念打造方面的品牌定位表述并不精准, 产品定价过高、品牌缺失,营销失当,传播空白,战略走偏,以致走向销量不振的末路。
高合定位的偏差,过高的售价,再加上无品牌加持,使用户画像不准,用户存在着,感兴趣的人买不起,买得起的人又少得可怜的境况;或者有更高更合适的配置要求,能出80万的用户:一部分去买BBA,保时捷等,一部分去买特斯拉了 。对于高合,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, 没有觉得高合是我要的车,因为高合没有给我定位诉求。
用户定位与消费场景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求。高合汽车,高举高打之下,这二个问题没搞明白,在没有任何高端品牌基础的情况下,贸然提出高端定位,让用户无所适从 。
即便是后来,推出高合Hiphi Y,售价只有33万多,比前面两款车直接便宜了将近一半,但固化的高价形象,也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。
品牌产品的第一印象很重要,第一印象错了,要想改变, 即便是出了与形象相反的产品,也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。
同时,高合在高打低开的节奏上没有把握好,品牌的定位与产品的定位没有设计好,当销售遇阻之后, 产品越出越乱,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,大部分人买车主要还是作为家用,为什么20万左右的B级车最为畅销,原因在此。即便说20万太低,那怕高合定价在30左右的区间,结局就是两重天的格局。
产品定位的问题只是一个方面。在销售端的传播问题,高合也是缺失的。
高合的丁磊属于传统汽车人,性格内敛又当过官,讲话自然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影响力。做为一个品牌的创始人,在互联网时代,不走向前台自我推销产品,几乎就是一个最大问题。
就算马斯克不做传播,新产品发布会人家还是要上场秀的。由于他本身就自带传播属性,那种产品体验与用户种草体验,也是随之自来。而丁磊不同,本身对用户就是陌生人,还不自行传播。对于这么高定价的产品,何以获得用户的认同呢?
蔚来的李斌,理想的李想,小朋的何小朋,都是互联网出身的人,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技术和品质,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。用户至上的理念,都会通过传播与种草的样式通达用户。
哪有什么都没有,干吧吧的就上来卖产品的。
找准用户,适合价格,精准传播,品牌精神,这样一套拳打下来,才有精气神。
纯电动价格黄金线是30万元
2024中国人春节回家之路,将电动车打回原形,续航打折,亏电太快,配套缺失,排队充电5小时以上,一次充电2小时等等,开纯电动的车主欲哭无泪,车主纷纷表示要换回油车。
但电车是大势所趋,无法阻挡。
电车是电子产品,用上就变电子垃圾,贬值飞快。
油车是耐用消费品,残值较高,甚至还可以保值升值。
油车可远途旅行。
电车只能短途上下班。
以上种种评价,在当下的市场环境,是真实不虚的。
但即便是这样,电车才是未来,油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。这不是市场需求,而是趋势所致。
在这种情况下,角逐纯电车就有一个黄金塞道。
这个黄金赛道的金线就是30万元价格点。30万的价格点,在电车赛道内,我觉得应是用户的核心痛点,这个价格点的产品,拥有所有电车所应用的核心配置,技术性能上不差,在品牌上也不差。针对中产阶级这一核心消费用户,可一举做大做强。
对于电车来说,其本质是节能,环保,低价的消费品,不应玩高价的奢侈品。因为,这不是电车之路。
电车再高的价格,买来用二三年,就成了废铁废塑料,没有保值增值价值。
30万元左右,最高不超50万元的电车,实现“高配低价”的纯电动车的主市场旋律。未来,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降价,新的低价电池技术,以及电动车电子化零部件的成本下降,电车只能越来越便宜,几万元的电车多如牛毛。
因此,新能源电车平价化的道路是康庄大道。
高合的困境,说明了纯电动车的高端化,不是配置有多丰富,或是设计有多花哨,或者在高端智能化的突破性进展。未来电车卖的都是航空椅,星空顶,氛围灯等和性能一毛钱关系的装修钱,所谓高端化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成本下降和市场普及性给打败,新能源电车平价化道路才是未来方向。
按照这个逻辑来看,未来售价在50万以下,大概率售价在30万元左右,甚至更低的产品将会卖爆。
未来是平替的市场,快消品的市场。电车更像是手机,更换频次加快,更新加快。
新能源电车企业,应坚定的走以小搏大的快消品路线。以互联网品牌思维经营市场,就能在快速发展的电动化市场不被淘汰,也才能走出步步是坑的电车之路。
拜腾、法拉第未来、前途、威马相继退市,核心都是市场定位缺失,用户没找到,产品黄金线没找到,从而迈入深渊。
时下,卖的不错的理想、问界、蔚来、零跑、极氪、哪吒、小鹏属于活地较好的电车企业,原因在于切中了价格黄金线。而2024年,小米汽车的加入,走的也是高配低价的策略。小米拥有品牌与用户,只要产品不出问题,失败的机率不大。
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电车市场,平衡好品牌定位,用户画像,品牌诉求,产品定价、消费场景和品牌精神成为电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因素。
高合汽车这一案例为其他车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,找到你用户再生产产品,有了你的品牌才能拥有市场。
当你什么也不是,平地起高楼就想称王,在精神认知的市场中是不存在的。对于电车的消费市场也是一样。
2024、2、28